法学文苑
母亲的遗憾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10-08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43

 ◎ 徐   妮

秋天来了,日子变得沉静而安详,我得空回了趟北方的老家。闲暇时,与母亲谈起我写作的事,她满是欣喜,找来眼镜要看我的新文章……

母亲爱读书、爱写字,包括她埋在心底的遗憾,我十来岁时就知道了。有一回,我在家里背刚学的《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背着背着,像磁带一样卡壳了……正在织毛衣的母亲接过背了起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母亲一口气背完全文,快速且流利。我一脸惊讶,捕捉到她嘴角扬起的骄傲,接着她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当我疑惑时,母亲讲起了她心底的遗憾——一个有关读书、有关秋天的遗憾。

母亲读书时很爱学习,尤其喜欢语文。那时,外婆家条件艰苦,外爷在乡上的供销社上班,每次回家即便不买食用油,也要买点煤油带回去。就是那盏煤油灯,照亮了学生模样的母亲,也照亮了她的作业本。上初中,学校住宿条件比外婆家更艰苦,喝的小米稀饭,吃的盐水煮菜,偶尔吃半个馒头。一到冬天,手脚冻到肿起来,笔都握不牢。就那样的环境,母亲依旧刻苦学习,盼着日后能出人头地。

三个春夏秋冬熬过,中考落下了帷幕。秋风吹来,高山上的谷子熟了,院里的果子红了,自行车铃儿响起,邮递员送来了一份录取通知书。那个年代流行读小中专,母亲考上的是高中,一所林业学校,但母亲没有去就读。我问母亲究竟为何没去读,她只是摇摇头,似乎没什么具体的缘由,其实缘由已显而易见。我便没有再追问,还笑道:“妈妈,那你真是屈才了。你要是继续念书,说不定还能当上老师呢。”母亲瞥了我一眼,装出老师的语气说:“背你的课文,文言文和普通文章可不一样,你得先看翻译,理解文章大意,熟读后再背诵。”听母亲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我便打开书本,认真地读了起来,就像如今母亲读我的文章一样认真。

二十多年过去了,再次听到母亲感慨这事时,我对“遗憾”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我说:“妈妈,你别遗憾了。我爸或许也有遗憾呢,他要是那年当兵回来找个好工作,也不一定能看上你呀。”母亲表示不屑。“我接着说:“再说了,你要是真念完了高中,考上大学,哪还能看上我爸,哪来的我们姐弟几个。你看你现在多幸福呀!”母亲有些得意地笑了:“也是,确实。未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现在这样就挺好,我很知足。”

人生就是这样,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遗憾,或大或小。终其一生,父母都在默默付出,撑起了我们这样平凡可亲的一家子。人生短短几个秋,只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能理解彼此的愿望,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圆满……

  (作者作品散见《人民代表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母亲的遗憾
2024-10-08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43

 ◎ 徐   妮

秋天来了,日子变得沉静而安详,我得空回了趟北方的老家。闲暇时,与母亲谈起我写作的事,她满是欣喜,找来眼镜要看我的新文章……

母亲爱读书、爱写字,包括她埋在心底的遗憾,我十来岁时就知道了。有一回,我在家里背刚学的《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背着背着,像磁带一样卡壳了……正在织毛衣的母亲接过背了起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母亲一口气背完全文,快速且流利。我一脸惊讶,捕捉到她嘴角扬起的骄傲,接着她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当我疑惑时,母亲讲起了她心底的遗憾——一个有关读书、有关秋天的遗憾。

母亲读书时很爱学习,尤其喜欢语文。那时,外婆家条件艰苦,外爷在乡上的供销社上班,每次回家即便不买食用油,也要买点煤油带回去。就是那盏煤油灯,照亮了学生模样的母亲,也照亮了她的作业本。上初中,学校住宿条件比外婆家更艰苦,喝的小米稀饭,吃的盐水煮菜,偶尔吃半个馒头。一到冬天,手脚冻到肿起来,笔都握不牢。就那样的环境,母亲依旧刻苦学习,盼着日后能出人头地。

三个春夏秋冬熬过,中考落下了帷幕。秋风吹来,高山上的谷子熟了,院里的果子红了,自行车铃儿响起,邮递员送来了一份录取通知书。那个年代流行读小中专,母亲考上的是高中,一所林业学校,但母亲没有去就读。我问母亲究竟为何没去读,她只是摇摇头,似乎没什么具体的缘由,其实缘由已显而易见。我便没有再追问,还笑道:“妈妈,那你真是屈才了。你要是继续念书,说不定还能当上老师呢。”母亲瞥了我一眼,装出老师的语气说:“背你的课文,文言文和普通文章可不一样,你得先看翻译,理解文章大意,熟读后再背诵。”听母亲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我便打开书本,认真地读了起来,就像如今母亲读我的文章一样认真。

二十多年过去了,再次听到母亲感慨这事时,我对“遗憾”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我说:“妈妈,你别遗憾了。我爸或许也有遗憾呢,他要是那年当兵回来找个好工作,也不一定能看上你呀。”母亲表示不屑。“我接着说:“再说了,你要是真念完了高中,考上大学,哪还能看上我爸,哪来的我们姐弟几个。你看你现在多幸福呀!”母亲有些得意地笑了:“也是,确实。未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现在这样就挺好,我很知足。”

人生就是这样,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遗憾,或大或小。终其一生,父母都在默默付出,撑起了我们这样平凡可亲的一家子。人生短短几个秋,只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能理解彼此的愿望,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圆满……

  (作者作品散见《人民代表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