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走西北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06-16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76

  ◎ 刘  敏

从兰州到张掖,入眼皆是不毛之地。骄阳下,大片大片的焦黄、枯黄、土黄、褐黄直晃人眼。连绵不绝的大小山头,或不着片缕,大方裸露着大地壮实的肌肉;或均匀点缀人工栽培的蓬草,像没有毛囊的头顶植发,难以回春。从四季常绿的渝地走来,这样的裸露给了我极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竟无端生出一种干涸的绝望来。

一进张掖,天地都滋润了起来。

公路的左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地,一水儿的绿,先前的各种让人眼干口干的黄,“嗖”地褪得一干二净。大地的变脸猝不及防,我们的惊呼就是对他最大的捧场。牧民在草地上搭建了简易的小房,小房的周围,撒满了牛羊。日暮降临,一位牧民骑上黑色的骏马,将牛羊赶进简易的栅栏里。还有十几匹黑骏马,在栅栏旁的水流边徘徊着不想回家,有几匹站成一排低头饮水,有几匹在草原的风中扬蹄,长长的马鬃是风的流苏。

公路的右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稞,金色的青稞。起伏向前的祁连山脉,轻轻捧着这条长长的青稞地,把金色的哈达献给大地。青稞成熟了,村民们正在收割。不知是我们行车太晚,还是本就这样,数十公里的青稞种植带,看不到一台收割机,大片的青稞被人工收割捆扎,一大束一大束地立在地里,静静等待货车的到来。有村民骑着摩托驶进青稞地旁边的小路,为收获的家人送去食物。也有村民开着三轮摩托,在青稞地旁的公路边走走停停,卖的是一种青皮的酥梨,甘甜化渣,汁水充盈。

临近青海湖,青稞地逐渐消失,造物主这次把丰美的水和草都给了脚下这方土地。坐在车内,窗外成群的牛羊近在咫尺,牛羊的身后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青海湖的身后是洁白的天际线。众人都尽力睁大双眼,也无法将这无限延伸的美悉数收入眼底。因为有了从张掖到此的自然过渡,我们没有发出惊呼,只顾着伸长脖颈,呼吸却是紧促的,我们被眼前的美扼住了喉咙,发不出一丝声响。

我们决定下车看看。盘腿坐在路边的草地上,正对着对面的牛群、羊群和青海湖。

晚上七点多的光景,天空依然很蓝,头顶依然有云。我削了青皮酥梨,一个个递给身边的伙伴,大家消了干渴,畅了喉咙,一个个都话多了起来。同行者有搞影视的,频繁蹦出的词是“太美了”,搞文学的朋友频繁蹦出的词还是“太美了”。我们集体词穷,集体自沉景里,淹没在美的深海里。

在我们闭目深呼吸,睁眼忙赞叹的当口,两位当地的老奶奶从我们身后走过,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小筐,筐里垫着白帕,帕上躺着的是一堆大小不一很好看的黄色蘑菇。

“咦,这里还有蘑菇啊?老人家,这是啥蘑菇?长得这样好看!”我最爱乖巧之物,见此情景,顿时心花怒放。老奶奶很慈祥,告诉我们这是“黄菇”,是她们走了好远的路才采来的,如果我们要买,三十块一斤可以卖给我们。想到还有几天路程无法保鲜,我们无奈放弃。两位老奶奶也不责怪,笑盈盈地往对面走去。

回程在西宁买特产,这种黄菇干被串成串儿挂在店中卖,上前一问价格,八百块一斤,说是野生的,稀有。

我肠子都悔青了。我为什么不把老奶奶的黄菇买下,放在引擎盖上晒个两小时就可以带回家了呀。这么贵的稀罕物,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区纪委监委)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走西北
2024-06-16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76

  ◎ 刘  敏

从兰州到张掖,入眼皆是不毛之地。骄阳下,大片大片的焦黄、枯黄、土黄、褐黄直晃人眼。连绵不绝的大小山头,或不着片缕,大方裸露着大地壮实的肌肉;或均匀点缀人工栽培的蓬草,像没有毛囊的头顶植发,难以回春。从四季常绿的渝地走来,这样的裸露给了我极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竟无端生出一种干涸的绝望来。

一进张掖,天地都滋润了起来。

公路的左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地,一水儿的绿,先前的各种让人眼干口干的黄,“嗖”地褪得一干二净。大地的变脸猝不及防,我们的惊呼就是对他最大的捧场。牧民在草地上搭建了简易的小房,小房的周围,撒满了牛羊。日暮降临,一位牧民骑上黑色的骏马,将牛羊赶进简易的栅栏里。还有十几匹黑骏马,在栅栏旁的水流边徘徊着不想回家,有几匹站成一排低头饮水,有几匹在草原的风中扬蹄,长长的马鬃是风的流苏。

公路的右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稞,金色的青稞。起伏向前的祁连山脉,轻轻捧着这条长长的青稞地,把金色的哈达献给大地。青稞成熟了,村民们正在收割。不知是我们行车太晚,还是本就这样,数十公里的青稞种植带,看不到一台收割机,大片的青稞被人工收割捆扎,一大束一大束地立在地里,静静等待货车的到来。有村民骑着摩托驶进青稞地旁边的小路,为收获的家人送去食物。也有村民开着三轮摩托,在青稞地旁的公路边走走停停,卖的是一种青皮的酥梨,甘甜化渣,汁水充盈。

临近青海湖,青稞地逐渐消失,造物主这次把丰美的水和草都给了脚下这方土地。坐在车内,窗外成群的牛羊近在咫尺,牛羊的身后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青海湖的身后是洁白的天际线。众人都尽力睁大双眼,也无法将这无限延伸的美悉数收入眼底。因为有了从张掖到此的自然过渡,我们没有发出惊呼,只顾着伸长脖颈,呼吸却是紧促的,我们被眼前的美扼住了喉咙,发不出一丝声响。

我们决定下车看看。盘腿坐在路边的草地上,正对着对面的牛群、羊群和青海湖。

晚上七点多的光景,天空依然很蓝,头顶依然有云。我削了青皮酥梨,一个个递给身边的伙伴,大家消了干渴,畅了喉咙,一个个都话多了起来。同行者有搞影视的,频繁蹦出的词是“太美了”,搞文学的朋友频繁蹦出的词还是“太美了”。我们集体词穷,集体自沉景里,淹没在美的深海里。

在我们闭目深呼吸,睁眼忙赞叹的当口,两位当地的老奶奶从我们身后走过,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小筐,筐里垫着白帕,帕上躺着的是一堆大小不一很好看的黄色蘑菇。

“咦,这里还有蘑菇啊?老人家,这是啥蘑菇?长得这样好看!”我最爱乖巧之物,见此情景,顿时心花怒放。老奶奶很慈祥,告诉我们这是“黄菇”,是她们走了好远的路才采来的,如果我们要买,三十块一斤可以卖给我们。想到还有几天路程无法保鲜,我们无奈放弃。两位老奶奶也不责怪,笑盈盈地往对面走去。

回程在西宁买特产,这种黄菇干被串成串儿挂在店中卖,上前一问价格,八百块一斤,说是野生的,稀有。

我肠子都悔青了。我为什么不把老奶奶的黄菇买下,放在引擎盖上晒个两小时就可以带回家了呀。这么贵的稀罕物,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区纪委监委)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