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04-23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51

 ◎ 季宏林

读完余华的小说《活着》,让我对活着的意义又多了一层理解。

作者的创作灵感,源于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从风光一时的地主家的阔少爷,到最后败落成一个穷困潦倒的佃户,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艰险,身边的亲人也一个个先他而去。然而,他却没有被多舛的命运击垮,而是从一个个相濡以沫的亲人的离去中体悟出活着的意义,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不幸遭遇。

正如书中所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也就是说,人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与地域无关,与民族无关,与信仰无关,与名利无关,与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无关。

在生命的历程中,每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历经坎坷,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但是,顺境逆境也好,富有贫穷也罢,都改变不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事实。

其实,人的生命只是一次没有返程的旅程,与其整日活在忧愁苦闷中,不如将目光投向窗外,静静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与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

这么一想,我们的心里也就释然了,不再怨天尤人,不再自暴自弃,不会在意活着本身之外的任何事物,即便遭遇诸多的不幸和苦难,也会懂得与自己和解、与命运抗争,绝不会在困境中舍弃自己宝贵的生命。

世上,每个人都活在爱与被爱中,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温情。但是,再美丽的花朵也有凋零的时候,再长久的相聚也有离别的时刻,但怀念却是永久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坦然地面对死亡,等到某一天,身边的亲人离我们而去时,就不会悲伤过度。

于是,我想到鼓盆而歌的庄子。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而庄子则认为,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与道法自然实则是同一种理念。

生命的诞生实属偶然。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心怀感念,感念父母,感念天地万物。因而,我们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这个世界,善待我们的生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只要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美好的,那么它就是幸福的美好的,与别人的看法毫不相干。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活着才是幸福而美好的一件事。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市公安局)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2024-04-23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51

 ◎ 季宏林

读完余华的小说《活着》,让我对活着的意义又多了一层理解。

作者的创作灵感,源于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从风光一时的地主家的阔少爷,到最后败落成一个穷困潦倒的佃户,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艰险,身边的亲人也一个个先他而去。然而,他却没有被多舛的命运击垮,而是从一个个相濡以沫的亲人的离去中体悟出活着的意义,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不幸遭遇。

正如书中所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也就是说,人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与地域无关,与民族无关,与信仰无关,与名利无关,与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无关。

在生命的历程中,每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历经坎坷,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但是,顺境逆境也好,富有贫穷也罢,都改变不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事实。

其实,人的生命只是一次没有返程的旅程,与其整日活在忧愁苦闷中,不如将目光投向窗外,静静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与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

这么一想,我们的心里也就释然了,不再怨天尤人,不再自暴自弃,不会在意活着本身之外的任何事物,即便遭遇诸多的不幸和苦难,也会懂得与自己和解、与命运抗争,绝不会在困境中舍弃自己宝贵的生命。

世上,每个人都活在爱与被爱中,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温情。但是,再美丽的花朵也有凋零的时候,再长久的相聚也有离别的时刻,但怀念却是永久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坦然地面对死亡,等到某一天,身边的亲人离我们而去时,就不会悲伤过度。

于是,我想到鼓盆而歌的庄子。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而庄子则认为,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与道法自然实则是同一种理念。

生命的诞生实属偶然。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心怀感念,感念父母,感念天地万物。因而,我们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这个世界,善待我们的生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只要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美好的,那么它就是幸福的美好的,与别人的看法毫不相干。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活着才是幸福而美好的一件事。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市公安局)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