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有刚
那时候,我在家乡一所初中教书。程寒生是我班上品学兼优好学生。
一个周末夜晚,我来到他家走访。
他家住房又低又矮,屋内微弱的光线,从门缝里淡淡地照出来。
我轻轻轻推开门:堂屋中间的小方桌上,搁放着一盏柴油灯。桌边坐着正在认真做作业的程寒生,旁边坐着认真看着儿子写字的父亲。
我坐下来,与程寒生的父亲交谈才得知,寒生家境贫寒。母亲身患重病,无钱治疗,不能下地干活。家里因为穷,买不起耕牛,一亩半田地靠父亲用锄头挖垦。因为穷,用不起电,只能点柴油灯。小学六年,父亲几乎天天坐桌旁守望这盏灯。初中住读,周末儿子回来,父亲仍然坚持着。父亲只读完小学四年级,不能指导儿子学习。但为了激励儿子学习恒心和信心,他和儿子一道,互相学习。
那年中考,程寒生优异成绩被北京一所希望工程学校录取。三年高中免去了全部的学杂费,学校还供给程寒生的生活费。程寒生读高中更加刻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天津一所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程寒生在天津就了业,买了新房,娶了媳妇。
前不久,我回到家乡,又一次来到程寒生家。如今的程寒生家今非昔比。那间低矮的老屋不见了,取代的是一间红砖蓝瓦屋。那铝合金窗户和绿色铁门,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宽敞的堂屋,摆设着红木桌椅,电视、冰箱、电风扇等农村一般用的电器,他家样样不少。
与老程攀谈起来得知,就在程寒生参加工作第二年,程寒生把母亲接到天津,送至医院将老毛病治好了。就在程寒生娶了媳妇那年,程寒生开车回来,要接父母亲到天津居住,但老程和老伴都不同意。之后,程寒生从城里回来建了新房,给二老安了这个温暖的家。如今二老都年过花甲了,程寒生除带钱给二老养老外,每年还要接二老去天津住一段时间。
在离开程寒生家时,老程笑着说,我们今天享这样福,全靠老师教育寒生有方的结果。我欣然地回答说,不,主要是辛辛苦苦地守望一盏灯的结果。如今,你仍在守望一盏灯,但这盏灯光芒四射,把你家照得亮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