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兴先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西藏某部骑兵连服役。8月中旬的一天,连部接到上级指示,派我所在的一排去为一个边防哨所驮运物资。其实我们连也相当于是一个边防站,担任100多公里长的国界线驻防任务,虽然是最暖和的8月,这里的气温白天仍只有3-5℃,夜晚零下5-15℃,全年都穿着沉重的大头鞋,防寒棉衣裤从不离身。
我们早上出发,在路上按骑兵行军速度走了10个小时,天黑前到达指定地点,这里与我们连驻地几乎相同,光秃的黑泥沙砾地上,不长任何植被,满目荒凉,只有三个汽车运来的物垛堆和一个班的守卫战士。
从这天晚上起,我们只能吃冷水干粮。第二天早上,我们提前吃了冷水拌干粮,喂了战马,整理好驮运物资,于6点钟准时出发,临走前守卫班还派了一个姓曹的战友为我们当向导,他告诉我们15公里的漫长山路往返一趟约需16小时。
我们一行30多人手里牵马,每匹战马背上驮着100多斤重的物资,一字长龙,在全是黑泥沙砾的山沟里,由下向上步行爬坡。这里没有任何形式的道路,只有一条雪山融解季节,从上向下排泄流水形成的山谷沟壑通道,因它能够通往喜马拉雅山断裂层产生的横切山口,在那里有我们要去的哨所驻地。由于沟谷是自然形成,途中有许多山梁阻挡,又产生了无数弯道,有的沟谷乱石林立,不利于战马行走,要绕开这些障碍地段,就得爬到沟岸上边,翻山越岭而行。山梁背靠高大的雪山,白雪皑皑,崖壁表层积雪溶解,泥土松软,冻土下面全是冰川,人马稍不注意就会滑倒,甚至跌下山谷,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从海拔4500多米出发,要到达的目的地是5200余米,越往前走,山形越陡。身背武器弹药,穿着全副冬装,手里牵着战马爬雪山,后背被汗水湿透,迎面而来的却是凛冽寒风,刺骨肆虐,既不能解开衣服,又不能停下休息,算得上寒热同注。除了气候恶劣,再就是高山缺氧,胸部如同压上一块巨石,呼吸沉闷,喘不过气来。直到下午4点多钟,我们精疲力竭,第一趟走了10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哨所驻地。
第一次见识哨所,着实令我吃惊。它是在雪山上挖出一个很大的洞坑,里边凹进崖壁,洞顶横放圆木,上面钉着很厚的木板,再铺上军用帐篷布隔水防潮,崖壁外面沿岩边依山构搭,属半山式洞堡建筑的营地。木板镶嵌的外墙壁,装有双层玻璃窗户,洞内的木板墙壁上整齐挂着一排军用挎包和水壶,下边是一排用木板顺墙搭建的大通铺,每个军人只有一张白布床单宽的床位上,整齐叠放着豆腐干似的被子,各种生活用品,完全按军营要求,摆放十分整齐,简陋中凸显井然有序。通铺的另一头隔有一个单间,与外界沟通的电台就架设在里边,算是最奢侈、最特殊的现代化通信工具了,连收音机都没一个。报纸和家信每年这个时候由运输队带进来,报纸是今年看前一年的“旧闻”,家信也只此一次收到与寄走。
整个哨所终年处在冰雪包围之中,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形容这里,一点也不过分。山口两边全是冰雪覆盖的石头人工平整的操场,其用途是出早操和军事训练,边沿紧靠崖壁处,人工砌垒了一道长方形的字牌墙,中间用白色石英石镶嵌了七个斗大的字:“哨所就是我的家”,它是哨所军人的神圣使命和信念与精神融合的钢铁誓言,此时在西斜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
喜马拉雅山沿线的驻守军人,分别由几个边防团组成,凡有一个这样的山口,就有一个边防站点及哨所。凡是设在这一线的边防哨所,基本都属高寒雪域,驻守军人身处“忘情山口绝望坡”的极地。这些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长期承受高原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和刺骨严寒的风霜涂抹,脸上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色泽斑驳,可他们才20余岁,是军魂将他们铸造成铮铮铁骨,环境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如同雕像威武挺立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触景生情,我为他们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我们一行数十人将物资送到卸完之后立即下山,回到起点已是晚上10点多钟。第二天早上6点钟又准时出发,重复昨天的任务。每天一趟,连续驮运了3天,顺利完成任务。最后一趟下山时,排长蒋雄别出心裁搞了一个告别仪式,将全排人马按骑兵队列要求,人与马头平齐,整齐排成三行队列,集中站在操场上如同接受检阅。哨所的全部人员也排成一字横队,站在离我们两米远的对面。排长下达口令:“全排都有,大背枪械,左手拉马,立——正!向常年坚守在桑木纳哨所的全体战友——致敬!”我们向对方致以标准的军礼,他们的回报是最热烈的掌声。
哨所是一名上士军衔的人带队,他上前一步,说:“蒋排长,你将拐棍拄倒了,应该是我们感谢骑兵连的战友无私援助才对,事已至此,战友们的心意咱们只好被动接受,就以鼓掌为谢吧。”他们的掌声刚刚响起,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报,刹那间热烈的掌声响彻山谷。此时此景,即将离别,两队军人,在没有音乐,没有锣鼓,只有掌声的雪山上,算是最好的告别仪式了。
千年的营盘流水的兵,我离开边防,解甲归田50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西藏高原那段军旅生活,哨所军人为了国家的版图完整,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和平幸福生活,常年坚守在雪山孤岛的家国情怀,总是第一个在记忆中浮现。同时也为那段难忘的军人情结,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断更迭替换的边防军人,恭恭敬敬献上一个终生不忘的军礼。
(作者系退役军人、重庆市铜梁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