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小霜
大概是在我七八岁的样子,父亲从其他村落中买了几只羊来养。从那起,我就过上了放牧生活,寒暑假、周末以及日常放学回家的时候,放羊的重任就都落在了我的肩上。
不过,我并不是因为喜欢羊才去放,而是迫于生活的贫困。因此,放学了,我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归家路上的孩子,父母见到我,总会大声地告诉我羊群所在的位置,叮嘱我看好羊群,以免它们去偷吃乡邻的农作物。
但羊嫌我小,总欺负我。
我坐在父母指定的看羊位置,不一会儿就有些羊悄悄地从树林中探出了脑袋,准备偷袭我照看着的庄稼。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捡起地上的石头朝着它们扔去,胆小的羊就赶紧钻进林子里去了,但领头羊会对我的石头不屑。因此,它常常会被我拿着放羊的竹棍敲打后,才会领着其他羊钻进林子里。可这只领头羊既聪明又胆大,它见我守在它们特别爱吃的庄稼地旁,会一次又一次地来挑战我的底线,有时甚至会改变它们的“作战”方法,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总要去啃上几口它们钟爱的农作物。
羊虽然不怕我,却特别怕我母亲,我母亲只需远远地吼上一句,羊儿们便乖乖地逃走了。当然,这些羊为什么惧怕母亲,也不是没有缘故的。
我们家的领头羊是一只大灰羊,是只母羊,那些个头比它高大的公羊也自愿跟随它。不过让人气愤的是,这只羊除了自己干一些“坏事”,还领着它的追随者一起干。
母亲觉得领头羊之所以在羊群中追随者众,是因为那只挂在它颈上的铃铛发出的声响造成的。谁知,母亲将大灰羊的铃铛取下来一段时间后,羊群照旧跟在它的后面。没有铃铛作为信使,反而让劳作中的父母不知羊群在何处,因此大灰羊领着追随者们,不是偷吃了乡邻的农作物,就是啃光了别人家的树皮。父母也因此遭到乡邻说道。无可奈何,母亲又将铃铛挂回了大灰羊的脖子上。
一次,我跟着母亲在山坡上放羊,半山腰有一块萝卜地,旁边全是嫩绿的鸢尾草,这些是羊儿们最爱吃的。母亲让我守在萝卜地旁,不要让羊群糟蹋了萝卜秧。才一会儿工夫,我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铃铛声,同时传来的还有母亲的叫骂声。我在山腰看见母亲追打那只领头羊,只听见铃铛声一会儿在这边山林里响,一会儿又在那边山林响……
每次赶羊群回家时,我们都会清点羊儿的数量,在羊群没壮大的时候还好,羊群逐渐壮大后,时常会有羊没跟上队伍,被遗落在山林中。有时候是被村落中的乡邻送回来,有时候是羊自己寻着路回来的,还有些一直回不来的,就成了山里动物的美餐。
这次羊归圈,领头羊却没回来。我准备问母亲原因,可我还没张口,却发现了母亲的眼中还没熄灭的怒火以及惋惜,又看到了母亲腰间那把柴刀上已经干了的血迹,我不敢出声。
第二天,母亲又将羊群放到了前一日的山地里。父亲则拿着柴刀向着对面山中走去。大约一个多小时,父亲回来了,他来到了我面前说:“大灰羊遭你妈一刀把脚杆砍断了,它还能怎么走回羊圈?”
母亲显然对父亲这个说法不认同,大声道:“那大灰羊简直要气死我了,一不留神,它带着一群羊就跑到别的农地里祸害别家的苞谷,放着好好的鸢尾草不吃。我昨儿追着它跑了几座山,追到最后它跑不动了,我也跑不动了,我俩都在那歇着,我气不过,才将柴刀朝它丢过去的。可谁知,不巧一刀将它的腿砍折了。”母亲一脸内疚。
父亲是半个兽医,听母亲说将大灰羊放在一个山洞中,就找了些草药去给那只羊接骨斗榫。大概半个月时间,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大灰羊回归了羊群。只不过,大灰羊的脚上有一圈很硬的伤痕,与树受伤后又长出来树瘤一样。从那以后,母亲放羊就再不带柴刀了,那只领头羊从此也变得乖巧起来,整群羊也听母亲的招呼了。第二年春天,大灰羊生下了两只小灰羊,这可让母亲高兴坏了。
羊群归圈的时候,我们在后边赶着羊就顾不到前边的羊,父亲为了不让羊群薅乡邻的庄稼,便想方设法地给羊群修归圈路,不让羊群经过种有庄稼的地方。随着羊群的不断壮大,归圈路也被羊踏得越来越宽阔,像我们走上的生活道路,越来越富足。
(作者单位: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