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子清
工作之余,爬格码字,投稿便是常事。认真写,勤奋投,自然希望“遍地开花”。这其中最大的机缘,就是编辑以情怀为网,用责任发力,小心“打捞”作者的文字,审读抉择过后,是让它们浮出光阴的海面,还是沉入时光的湖底。
2006年初,我从学校到单位实习。一天加完夜班后,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份小城的机关报,只见第四版用宽阔、奢侈的空间全部发表文学作品,不禁心痒痒起来。连夜下笔,把初到小城的感触写成一篇“千字文”,照着报纸右上角公开的邮箱地址,无限虔诚地投过去。大约两周后,我那篇稚嫩的文稿就经编辑精心修改,登载于副刊头条,被单位同事争相传阅,让我在五位实习者中率先“出了名”。我趁热打铁又投了一篇散文,这次不但顺利发表,还收到了编辑的回信,真切鼓舞我坚持创作,更是留下手机号码,热情邀请我相聚面谈。我和这位编辑由此成为莫逆之交,时至今日,尽管已相识十余年,我心中对他的那份感激和敬意丝毫不曾退减。
后来,我尝试着学写新诗,天南海北四处投稿。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河北晋州几位老同志用退休金自办了一份诗词刊物,兼收并蓄,扶持新人,于是怀着感佩的心情把两首讴歌革命先烈的诗歌投去。过了大概两个月,一日正上班,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小谢你好,我是《孔雀台》诗刊的编辑。”简单寒暄之后,这位尽心尽职的老编辑就在电话里与我谈开了,先是肯定我主题的“正能量”,构思的“技巧性”,然后耐心细致地从选材、结构、韵律、语言等方面给予指导,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语气中尽是谦和与诚恳。这位老编辑不仅每期寄来样刊,还把自己多年来主笔、主编的各类书籍全部送我,装成满满的一个大包裹,让我收到时差点落泪。虽然山水相隔,素昧平生,但就是这或出于职业素养,或缘于人文情结的悉心“打捞”,无意之间,慰藉了多少孤灯寂夜的跋涉,催促了多少半路而返的退却。
我还有幸遇到另一位“打捞者”,她是一名法治类专业报纸编辑。因为在基层工作,离鸡毛蒜皮更近一些,我把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写成文字,让邮箱搭一座桥,送到她的案头上去。那些虽青涩但恳切的文字,没几次便打动了她。从此以后,她不但认真地指点我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而且逐渐主动找我约稿。几年下来,我围绕信访工作写成的《看见“民法典”》《如果她来敲门》,聚焦疫情防控写成的《逆风而行》《苔花如米》,紧扣乡村振兴写成的《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检察长走在田坎上》等二十多篇诗歌、散文,犹如一簇簇花朵,悉数绽开在她辛勤操持的副刊园地。自然而然,我们也成了朋友,从邮箱到QQ再到微信,时不时相互问候。每每看到她周四加班鏖战后,写在微信上累并快乐着的自白,心中常常涌起真诚的疼惜。她的“打捞”多像一条鞭子,曾无数次抽去我的慵懒、倦怠、自负、自满,让我止步于扑克麻将的招降,一次次再整行装又出发。
前行的道路上,“打捞者”常常亮起一盏灯,送来一束光,照见一条路。有一次,我参加一家中央大报举办的征文活动,见稿子整体框架不错,编辑竟主动打电话给我,前后反复讨论修改达十余次,在这位“世上最好的编辑”帮助下,稿子最终得以刊发。还有一次,我给一家省级机关报读书版投稿,编辑从邮箱复信询问:此稿采用,请问是原创首发吗?在我坚定回答“是”后,她半年之内居然选发我三篇文章,信任与鞭策可见一斑。此外,广西某市日报及西安某区周报,刊发稿件过后,总是会不厌其烦地给作者回信,说明某月某日副刊版采用了某篇作品,感谢来稿,继续支持,同时细心地将电子版面截取放在附件中,成为码字之人最温馨的珍藏。
当然,业余写作投稿十几年,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回首来路,犹如拾起岁月中存放的一个锦盒,吹开尘埃,揭开盒盖,内藏的细节光鲜如初,或让人温暖于心,或令人奋发于行。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多年以前QQ邮箱的一项功能——漂流瓶,当你把心事写进瓶中抛向大海,有缘之人看见了,撒一张网捞起来,故事从此上岸传递。倘若没有“打捞者”,你的文字将恒久漂于海上,既是永生,也是覆灭。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区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