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夏夜读书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08-19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55

  ◎ 赵 瑜

被誉为现代德语文学奠基人的罗伯特·瓦尔泽在《夏天》中说:“在夏天,我们吃绿豆、桃、樱桃和甜瓜。各种意义上都漫长且愉快,日子发出声响。”

边吃甜瓜边读书,是夏之美事。夏日炎炎似火烧,白天忙于上班下班,通勤奔波,可谓汗流浃背。只有入夜安静下来,我喜欢独处读书:抒情优美的散文令人眼明心亮,心生欢喜,而悲惨的小说催人眼泪,如夜雨珍珠般嘀嗒地落在心口,把夜的调子衬得更加扑朔迷离。读到一本好书,所有的迷惑和痛苦,都随翻页流走,取而代之的是沁人的安静。人也变得唯美起来,只觉得夏夜读书,如榨果汁,鲜甜可口,正好解暑。

暑天尤其爱读沈从文,纯朴人生恬静而隽永,读到极好处,就仿佛罩在湘西罩在小桥流水的调子里。特别是心绪杂乱的匆忙之憩,拧亮一束桔黄的灯,在斜斜长长的光影中,斑驳错落的月色中品着边城情调,品着夜的安宁静谧,品着书中的翠翠,那青山绿水的滋润,营造了她清明如水晶的眸子。这哪里是在写人,也是在写自然,这个少女,既是纯净生命的呈现,也是美丽自然的涌动,慢慢咀嚼文字,仿佛心也给柔软了,真觉得恍如梦中,清爽得绝不染尘。

还会反复读梁实秋,因他写的美食。气温太高,胃口不好,厌烦了肥甘厚味,去他书中寻找清新的菜肴。无论吃螃蟹,还是吃豆腐干,他都写得人清口水长流。不过,我不太同意他说的“也许北平人比较起来最馋”,亏他还曾客居山城,可能当年北碚的“雅舍”里面只有白水萝卜或泡青菜,梁老先生若尝过今日的重庆美食,想必不会再对北京菜心心念念咂嘴咂舌豪书长卷。

当然,张爱玲的书必不可少。24岁的她说,“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去看看。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了。”这个奇怪的才女,性格恣意飞扬,却不招同性读者妒忌,反而喜欢得紧。40度高温下,读一读那些“最苍凉的爱情”:《倾城之恋》,哦,这本书也成就了周润发。《红玫瑰与白玫瑰》,朱砂痣与蚊子血,卑微到尘土的爱,两性的极限撕扯。喜欢这一句:“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无论气氛不太好,心太闷,或情绪太高涨,读后感都是轻如流水的小夜曲,苍凉的时光小夜曲。

在一个夏夜里,我送了朋友清雅一本《人间草木》。汪曾祺先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跃然书间,随意走笔中,天地人间的郁郁葱葱扑面而来。他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儿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清雅在江北开了一家兰花店,这句话多么适合她的店,客人来照相,也喜欢把这本书作道具。世间的风物都是可爱的,各有各自可爱的地方,所以汪老寄语,“你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我给清雅鼓劲,要把兰草种得容貌窈窕,风韵高雅,我们也要把喜欢的文学坚持下去。

白天是璀璨阳光的世界,光太强,人也太忙,生活的颜色争着辉映,难免偶尔疲倦。而夜读的感受是单一质朴:在这些书里,万物繁盛,落日森林,一切都蒙上了柔和的色彩。文字如莲叶接天,山峦幽远,水墨画一般。那种安静与充盈,常常让人觉得自己的烦闷突兀且可笑,夜读是情绪的净化剂。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盛夏光年,大师文字里的吉光片羽,清凉与惊艳了岁月。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副主任、南岸区文联主席)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夏夜读书
2024-08-19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55

  ◎ 赵 瑜

被誉为现代德语文学奠基人的罗伯特·瓦尔泽在《夏天》中说:“在夏天,我们吃绿豆、桃、樱桃和甜瓜。各种意义上都漫长且愉快,日子发出声响。”

边吃甜瓜边读书,是夏之美事。夏日炎炎似火烧,白天忙于上班下班,通勤奔波,可谓汗流浃背。只有入夜安静下来,我喜欢独处读书:抒情优美的散文令人眼明心亮,心生欢喜,而悲惨的小说催人眼泪,如夜雨珍珠般嘀嗒地落在心口,把夜的调子衬得更加扑朔迷离。读到一本好书,所有的迷惑和痛苦,都随翻页流走,取而代之的是沁人的安静。人也变得唯美起来,只觉得夏夜读书,如榨果汁,鲜甜可口,正好解暑。

暑天尤其爱读沈从文,纯朴人生恬静而隽永,读到极好处,就仿佛罩在湘西罩在小桥流水的调子里。特别是心绪杂乱的匆忙之憩,拧亮一束桔黄的灯,在斜斜长长的光影中,斑驳错落的月色中品着边城情调,品着夜的安宁静谧,品着书中的翠翠,那青山绿水的滋润,营造了她清明如水晶的眸子。这哪里是在写人,也是在写自然,这个少女,既是纯净生命的呈现,也是美丽自然的涌动,慢慢咀嚼文字,仿佛心也给柔软了,真觉得恍如梦中,清爽得绝不染尘。

还会反复读梁实秋,因他写的美食。气温太高,胃口不好,厌烦了肥甘厚味,去他书中寻找清新的菜肴。无论吃螃蟹,还是吃豆腐干,他都写得人清口水长流。不过,我不太同意他说的“也许北平人比较起来最馋”,亏他还曾客居山城,可能当年北碚的“雅舍”里面只有白水萝卜或泡青菜,梁老先生若尝过今日的重庆美食,想必不会再对北京菜心心念念咂嘴咂舌豪书长卷。

当然,张爱玲的书必不可少。24岁的她说,“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去看看。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了。”这个奇怪的才女,性格恣意飞扬,却不招同性读者妒忌,反而喜欢得紧。40度高温下,读一读那些“最苍凉的爱情”:《倾城之恋》,哦,这本书也成就了周润发。《红玫瑰与白玫瑰》,朱砂痣与蚊子血,卑微到尘土的爱,两性的极限撕扯。喜欢这一句:“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无论气氛不太好,心太闷,或情绪太高涨,读后感都是轻如流水的小夜曲,苍凉的时光小夜曲。

在一个夏夜里,我送了朋友清雅一本《人间草木》。汪曾祺先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跃然书间,随意走笔中,天地人间的郁郁葱葱扑面而来。他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儿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清雅在江北开了一家兰花店,这句话多么适合她的店,客人来照相,也喜欢把这本书作道具。世间的风物都是可爱的,各有各自可爱的地方,所以汪老寄语,“你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我给清雅鼓劲,要把兰草种得容貌窈窕,风韵高雅,我们也要把喜欢的文学坚持下去。

白天是璀璨阳光的世界,光太强,人也太忙,生活的颜色争着辉映,难免偶尔疲倦。而夜读的感受是单一质朴:在这些书里,万物繁盛,落日森林,一切都蒙上了柔和的色彩。文字如莲叶接天,山峦幽远,水墨画一般。那种安静与充盈,常常让人觉得自己的烦闷突兀且可笑,夜读是情绪的净化剂。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盛夏光年,大师文字里的吉光片羽,清凉与惊艳了岁月。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副主任、南岸区文联主席)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