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家风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05-20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44

◎ 陈建素

儿子是纪检干部,区纪委监委对工作人员品德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本人政治觉悟高,爱好高雅,清正廉洁,对家风建设同样监管得实实在在。

一天,三十岁的儿子突然问我:“爸,咱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呀?单位要每人写出家风或确立家风。”儿子的问话,让我陷入深思。“是啊,我们一个普通家庭,我从未听长辈们提起过家风,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我在脑海里仔细搜索着,让我想起家里曾经发生的两件大事。

我读中学时,父亲单位分福利房,按父亲的条件,我们家应分到新大楼中的一套三居室,单位领导见父亲老实厚道,把本来应该是我家的房子给了别人,那人与父亲职务相同,工龄较短,我们家只是从两居室搬到同栋三居室,父亲知道后觉得受了委屈,想带上礼物找领导说说情。爷爷一边安慰父亲,一边开导他:“别去了,两居室换成三居室,已经不错了。吃亏是福!”父亲说:“这明显不公,哪来的福?”爷爷告诉父亲,凡事不能太较真,天下哪有绝对的公平,过得比之前好就不错了。父亲听了爷爷的话,按领导安排搬了家。几年前,我所在的城市搞老旧小区改造,我家房子虽旧,但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按1:1.5原址安置,现父亲安置了两套两居室。事后,老同事都很羡慕地对父亲说:“老陈,还是你有眼光,看得长远,当年大家都争着住新大楼。如今,你们家一下子在城中心有两套高品质房,还不用你花一分钱。”父亲笑而不语。

另一件大事是二十年前,我任职的单位要竞聘一位主任。我和另一同事在工作上都很优秀,大家对我俩都很认可,谁都有能力担任这一职位。我问父亲,我是不是要给领导送个礼,以确保在竞聘中获胜。父亲听完此话,严肃地对我说,顺其自然,不要走“捷径”。后来,我在那次竞聘中落选了。

三年后,单位领导被“双规”,主动交代了当年同事送钱的事情,纪检部门找到那位主任谈话,并给予了处分。该主任无地自容,只好申请调另一单位。这事让我终生难忘,多次感谢父亲,父亲总说:“即使强求,迟早也会失去。”

爷爷和父亲从没告诉我们家风是什么,但从这两件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大事上,我领悟到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走正道,不走‘捷径’。”

“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家风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想到这,我郑重地对儿子说:“儿子,我们家的家风是:走正道,不走‘捷径’。从你这辈起,用文字确立下来。”

儿子非常赞同,说这周就请书法老师写一幅“走正道,不走‘捷径’”,装裱起来挂在客厅。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会员)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家风
2024-05-20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44

◎ 陈建素

儿子是纪检干部,区纪委监委对工作人员品德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本人政治觉悟高,爱好高雅,清正廉洁,对家风建设同样监管得实实在在。

一天,三十岁的儿子突然问我:“爸,咱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呀?单位要每人写出家风或确立家风。”儿子的问话,让我陷入深思。“是啊,我们一个普通家庭,我从未听长辈们提起过家风,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我在脑海里仔细搜索着,让我想起家里曾经发生的两件大事。

我读中学时,父亲单位分福利房,按父亲的条件,我们家应分到新大楼中的一套三居室,单位领导见父亲老实厚道,把本来应该是我家的房子给了别人,那人与父亲职务相同,工龄较短,我们家只是从两居室搬到同栋三居室,父亲知道后觉得受了委屈,想带上礼物找领导说说情。爷爷一边安慰父亲,一边开导他:“别去了,两居室换成三居室,已经不错了。吃亏是福!”父亲说:“这明显不公,哪来的福?”爷爷告诉父亲,凡事不能太较真,天下哪有绝对的公平,过得比之前好就不错了。父亲听了爷爷的话,按领导安排搬了家。几年前,我所在的城市搞老旧小区改造,我家房子虽旧,但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按1:1.5原址安置,现父亲安置了两套两居室。事后,老同事都很羡慕地对父亲说:“老陈,还是你有眼光,看得长远,当年大家都争着住新大楼。如今,你们家一下子在城中心有两套高品质房,还不用你花一分钱。”父亲笑而不语。

另一件大事是二十年前,我任职的单位要竞聘一位主任。我和另一同事在工作上都很优秀,大家对我俩都很认可,谁都有能力担任这一职位。我问父亲,我是不是要给领导送个礼,以确保在竞聘中获胜。父亲听完此话,严肃地对我说,顺其自然,不要走“捷径”。后来,我在那次竞聘中落选了。

三年后,单位领导被“双规”,主动交代了当年同事送钱的事情,纪检部门找到那位主任谈话,并给予了处分。该主任无地自容,只好申请调另一单位。这事让我终生难忘,多次感谢父亲,父亲总说:“即使强求,迟早也会失去。”

爷爷和父亲从没告诉我们家风是什么,但从这两件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大事上,我领悟到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走正道,不走‘捷径’。”

“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家风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想到这,我郑重地对儿子说:“儿子,我们家的家风是:走正道,不走‘捷径’。从你这辈起,用文字确立下来。”

儿子非常赞同,说这周就请书法老师写一幅“走正道,不走‘捷径’”,装裱起来挂在客厅。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会员)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