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素
儿子是纪检干部,区纪委监委对工作人员品德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本人政治觉悟高,爱好高雅,清正廉洁,对家风建设同样监管得实实在在。
一天,三十岁的儿子突然问我:“爸,咱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呀?单位要每人写出家风或确立家风。”儿子的问话,让我陷入深思。“是啊,我们一个普通家庭,我从未听长辈们提起过家风,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我在脑海里仔细搜索着,让我想起家里曾经发生的两件大事。
我读中学时,父亲单位分福利房,按父亲的条件,我们家应分到新大楼中的一套三居室,单位领导见父亲老实厚道,把本来应该是我家的房子给了别人,那人与父亲职务相同,工龄较短,我们家只是从两居室搬到同栋三居室,父亲知道后觉得受了委屈,想带上礼物找领导说说情。爷爷一边安慰父亲,一边开导他:“别去了,两居室换成三居室,已经不错了。吃亏是福!”父亲说:“这明显不公,哪来的福?”爷爷告诉父亲,凡事不能太较真,天下哪有绝对的公平,过得比之前好就不错了。父亲听了爷爷的话,按领导安排搬了家。几年前,我所在的城市搞老旧小区改造,我家房子虽旧,但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按1:1.5原址安置,现父亲安置了两套两居室。事后,老同事都很羡慕地对父亲说:“老陈,还是你有眼光,看得长远,当年大家都争着住新大楼。如今,你们家一下子在城中心有两套高品质房,还不用你花一分钱。”父亲笑而不语。
另一件大事是二十年前,我任职的单位要竞聘一位主任。我和另一同事在工作上都很优秀,大家对我俩都很认可,谁都有能力担任这一职位。我问父亲,我是不是要给领导送个礼,以确保在竞聘中获胜。父亲听完此话,严肃地对我说,顺其自然,不要走“捷径”。后来,我在那次竞聘中落选了。
三年后,单位领导被“双规”,主动交代了当年同事送钱的事情,纪检部门找到那位主任谈话,并给予了处分。该主任无地自容,只好申请调另一单位。这事让我终生难忘,多次感谢父亲,父亲总说:“即使强求,迟早也会失去。”
爷爷和父亲从没告诉我们家风是什么,但从这两件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大事上,我领悟到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走正道,不走‘捷径’。”
“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家风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想到这,我郑重地对儿子说:“儿子,我们家的家风是:走正道,不走‘捷径’。从你这辈起,用文字确立下来。”
儿子非常赞同,说这周就请书法老师写一幅“走正道,不走‘捷径’”,装裱起来挂在客厅。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