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植此新绿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03-13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56

 ◎ 张强强

春时植新树,静待煦风拂。天晴气好,我跟随社区志愿服务队前往郊区参加植树活动。

栽种区域是在一座山上,山路狭窄,车辆无法上山,只能靠人工运输树苗。植树不容易,棵棵皆辛苦。来回几趟后,我们已经汗流浃背,形象有些狼狈不堪。一位身材壮硕的大哥还自嘲道:“干这点活就累得够呛,真是对不起自己这魁梧的身材。”幽默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疲惫一扫而光。耗费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把所有的树苗运到了指定地点。

栽种过程亦是相当艰巨,山上碎石较多,每挖一下都要花费大力气。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干劲十足,场面热火朝天,虽然辛苦,却都毫无怨言。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在和煦的春风中,新栽的树苗迎风挺立,错落有致,为原本荒凉颓废的山野增添了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绿。

休息间隙,大家互相询问起参加活动的初衷。有人说,自己退休后无事可做,就想着参加这样的活动,发挥一下余热。有人说,带着孩子来体验一下植树的辛苦,让孩子更加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等到有人问我时,我便向大家讲起了自己与植树之间的缘分。

在我的老家,有一颗璀璨夺目的绿宝石镶嵌在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它有着一个通俗易懂且豪气万丈的名字——万亩松林。正如其名,这片松林确有万亩之广,是几代人呕心沥血的杰作。

听爷爷讲,在他年轻的时候,这片松林的占地面积只有几百亩。每当春季来临时,北风裹挟着黄沙跨越边疆的草原和荒漠猖狂而至,肆虐一番,环境可谓是非常恶劣,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奶奶说,那个时候出去干活都要蒙上头纱,要将整个脑袋罩住,否则一出门就会被糊上一脸的风沙。为了解决天气恶劣问题,政府号召大家植树造林。于是,这片天然形成的松林便开始了漫长的演变。春天来临时,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大家来到松林边栽种松苗、扩土造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几百亩的松林逐渐声势浩大,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向四周蔓延开来,最后形成了这片辽阔的万亩松林。

植新绿,寓希望。种下的每一抹绿色,终将长成壮硕的风景。万亩松林舒展着强健有力的臂膀,将立志改变家乡环境、始终怀有赤忱之心的人们拥入怀中,为这片深沉的黑土地矗立起一道天然的屏障。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着爷爷去万亩松林边栽种松苗,每种下一棵松苗,我的心里就会雀跃上一份期盼,升腾起一份希望。

听父亲说,这些年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人们始终牢记着祖辈们的嘱托。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家乡的环境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自然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着努力的人们。如今,万亩松林已经成为了家乡的一张名片,很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其风采,由此,乡村旅游渐渐发展起来。善待自然,自然反哺,人们的日子愈加富足。

听我说完,大家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要让自己的城市越来越好。

《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这是西汉礼学家戴圣先生教给我们的智慧。人间三月,万物萌动,在美好的春光里,植一棵树苗,添一抹新绿,就此种下美丽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绿色的力量点亮生命的色彩,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希望之树茁壮成长,为未来的世界注入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植此新绿
2024-03-13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56

 ◎ 张强强

春时植新树,静待煦风拂。天晴气好,我跟随社区志愿服务队前往郊区参加植树活动。

栽种区域是在一座山上,山路狭窄,车辆无法上山,只能靠人工运输树苗。植树不容易,棵棵皆辛苦。来回几趟后,我们已经汗流浃背,形象有些狼狈不堪。一位身材壮硕的大哥还自嘲道:“干这点活就累得够呛,真是对不起自己这魁梧的身材。”幽默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疲惫一扫而光。耗费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把所有的树苗运到了指定地点。

栽种过程亦是相当艰巨,山上碎石较多,每挖一下都要花费大力气。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干劲十足,场面热火朝天,虽然辛苦,却都毫无怨言。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在和煦的春风中,新栽的树苗迎风挺立,错落有致,为原本荒凉颓废的山野增添了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绿。

休息间隙,大家互相询问起参加活动的初衷。有人说,自己退休后无事可做,就想着参加这样的活动,发挥一下余热。有人说,带着孩子来体验一下植树的辛苦,让孩子更加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等到有人问我时,我便向大家讲起了自己与植树之间的缘分。

在我的老家,有一颗璀璨夺目的绿宝石镶嵌在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它有着一个通俗易懂且豪气万丈的名字——万亩松林。正如其名,这片松林确有万亩之广,是几代人呕心沥血的杰作。

听爷爷讲,在他年轻的时候,这片松林的占地面积只有几百亩。每当春季来临时,北风裹挟着黄沙跨越边疆的草原和荒漠猖狂而至,肆虐一番,环境可谓是非常恶劣,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奶奶说,那个时候出去干活都要蒙上头纱,要将整个脑袋罩住,否则一出门就会被糊上一脸的风沙。为了解决天气恶劣问题,政府号召大家植树造林。于是,这片天然形成的松林便开始了漫长的演变。春天来临时,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大家来到松林边栽种松苗、扩土造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几百亩的松林逐渐声势浩大,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向四周蔓延开来,最后形成了这片辽阔的万亩松林。

植新绿,寓希望。种下的每一抹绿色,终将长成壮硕的风景。万亩松林舒展着强健有力的臂膀,将立志改变家乡环境、始终怀有赤忱之心的人们拥入怀中,为这片深沉的黑土地矗立起一道天然的屏障。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着爷爷去万亩松林边栽种松苗,每种下一棵松苗,我的心里就会雀跃上一份期盼,升腾起一份希望。

听父亲说,这些年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人们始终牢记着祖辈们的嘱托。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家乡的环境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自然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着努力的人们。如今,万亩松林已经成为了家乡的一张名片,很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其风采,由此,乡村旅游渐渐发展起来。善待自然,自然反哺,人们的日子愈加富足。

听我说完,大家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要让自己的城市越来越好。

《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这是西汉礼学家戴圣先生教给我们的智慧。人间三月,万物萌动,在美好的春光里,植一棵树苗,添一抹新绿,就此种下美丽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绿色的力量点亮生命的色彩,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希望之树茁壮成长,为未来的世界注入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