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亚萍
如果有这样一本书,初看并不惊艳,需要耐着性子慢慢咀嚼,然后再一遍遍“磨”,每翻看一遍就会有新的认知,那么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简史》一定算得上。每一次翻看《中国哲学简史》,就像小时候捡拾花生一样,在拔过的花生地里,一定有遗漏的花生躺下,每梳理翻看一遍,总有惊喜让人欢呼雀跃,决不空手而归。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有着宏大的胸怀和格局: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学家,探讨问题时却是哲学家;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但蕴含的哲理却是熠熠生辉的……矛盾与统一,兼容与并蓄,完美而精彩地全景呈现。
书中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诸子百家、儒道禅宗,无一不娓娓道来,鞭辟入里。抛却哲学知识,对于书中一个个小故事,我尤为喜欢。相比朴素的哲理,里面的小故事或豁然开朗、或忍俊不禁、或反复回味……让人百转千回、欲罢不能。
关于良知,书中有则王守仁弟子的故事。这位弟子有次半夜捉到一小偷,便对其讲“良知”的道理,小偷笑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气炎热,弟子请小偷脱掉外衣,然后又请其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接下来,请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便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小偷是否顿悟不得而知,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这良知便是人的本心。人凭着良知,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正所谓,人人都可以成圣。
关于“无为”,书中讲述了中国“画蛇添足”的故事,叙述两个人比赛画蛇,先完成者获胜。而那个先完成者看另一个人落在后面,就利用自己先占的富余时间,为所画的蛇再添上四只脚。这样一来,他所画的就不是蛇,结果转胜为败。老子《道德经》说的“无为”,是行事不要过分,并不是叫人不要做事。“无为”,是指人的活动“必要和顺乎自然”,过多则反而有害。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对“无为”有着深深的误解呢!
书中知识体系庞大,犹如一本百科全书:有古文字画、有文物古迹、有诗词歌赋、有中西碰撞、有天地乾坤。世间一切,皆为所有。《中国哲学简史》为你打开一扇窗户,打开未知的新世界,既熟悉又陌生,既古老又年轻,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远去。
学习哲学,不能让人立刻顿悟成功,也不能让人逐名获利,但却使人更睿智、更豁达、更通透;学习哲学,好像在学习历史,又好像在领略现在和未来,仿佛拥有保鲜剂,永不过时,永远新鲜;学习哲学,好像什么都告诉你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我个人认为,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中国哲学简史》集三者为大成,是为写下此感悟,致敬先生大家,致敬山高水长!
最后,用书中一句话共勉: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委巡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