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行文的适可而止 ——读许大立《最是那时光》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3-12-24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61

◎ 胡雁冰

资深媒体人、作家许大立先生最新出版的《最是那时光》一书,共收录69篇佳作,由“家国情怀”“心灵之声”“笔走天下”三个部分组成。

细读起来发现,好些文章以前在报刊上就拜读过,如《我与渝中不离不弃的N个理由》《乐见<了然>我心悦然》等。跟随大立先生细致的叙述,追随作者灵动的笔触,我又一次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感叹地方经济发展的迅速,体悟人文风情的淳厚……能够感受到作者始终不忘作为媒体人的职业操守,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正视历史,讴歌时代;为地方发展加油,为百姓富裕鼓劲,为大好河山颂歌。

《翻天覆地的时空巨变》歌颂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四面山:生命中的三个瞬间》通过两个二十年该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国家的日新月异。读《二叔的传奇》《三代报国心》《我与红岩英烈的缘分》,我又了解了他家族的革命传统、家学渊源和一些个人经历;《坐着比站着还高大》虽是写张鲁一个个体,却是重庆人的一些精神特质的缩影……为我的小说写书评《当陈然遇见胡雁冰》,则体现出一个前辈对后学的扶持和鼓励。

综合本书全部文章和以前的阅读,我体会大立先生的写作风格是:文无定式,自由表达,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情感真挚,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恰到好处,没有引经据典,特别着力;也没有一个模式,同种表达;更没有胡编生造,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自称“许霞客”的许大立,在描写所到之处看到的那些地理风物、人文景观时,并不像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那样细致入微。他更看重的是游历过程的愉悦、新奇。正如作者在《青藏高原:我的梦想之旅》所说:“其实鄙人算不上真正的旅游者,也无心去深究景物的内涵与沿革,我是在玩,玩一种心境,玩一种人在景致中的感觉,玩一种自由自在,所以你若想在我的文字中寻找到这一类太过具体的景物描写,那是会失望的!”

确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景点,一千个游客,也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视觉和一千种不同的发现。“许霞客”是机敏的,他没必要把所到之处悉数描写,而是点到为止,正好激起阅读者亲自去看看的兴趣。

乐天派的许大立先生被大家称为“杂家”,看看他的经历就知此言不虚。下过乡,当过知青,演过样板戏;点招进四川音乐学院学习过声乐,会唱美声,会弹钢琴;初中学俄语,高中学英语,去重庆师范学院外语系进修后教英语;当过记者、编辑,办过报纸,是名副其实的资深媒体人;写小说,编剧本,撰散文,出版了多本文集;喝酒神侃吃茶谈天,幽默风趣……百科杂糅,诸技在身,确实可称“杂家”。

正因为如此,大立先生的写作,不费力煽情,不着力堆砌,不循规蹈矩,不风格独树。看似信马由缰,实则适可而止。平稳叙述,平实道来,让人阅读轻松,偶尔掩卷窃笑。通过阅读本书,还能学习作者的处世哲学、人生感悟,比如“病房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和人生态度”,启迪在不经意中获得。

“行文适可而止,刚刚好!”这是很少阅读散文的拙荆、一个“圈外”人的评价。我觉得这个“外行”好像不完全是看热闹,故引用为本文标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政协)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行文的适可而止 ——读许大立《最是那时光》
2023-12-24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61

◎ 胡雁冰

资深媒体人、作家许大立先生最新出版的《最是那时光》一书,共收录69篇佳作,由“家国情怀”“心灵之声”“笔走天下”三个部分组成。

细读起来发现,好些文章以前在报刊上就拜读过,如《我与渝中不离不弃的N个理由》《乐见<了然>我心悦然》等。跟随大立先生细致的叙述,追随作者灵动的笔触,我又一次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感叹地方经济发展的迅速,体悟人文风情的淳厚……能够感受到作者始终不忘作为媒体人的职业操守,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正视历史,讴歌时代;为地方发展加油,为百姓富裕鼓劲,为大好河山颂歌。

《翻天覆地的时空巨变》歌颂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四面山:生命中的三个瞬间》通过两个二十年该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国家的日新月异。读《二叔的传奇》《三代报国心》《我与红岩英烈的缘分》,我又了解了他家族的革命传统、家学渊源和一些个人经历;《坐着比站着还高大》虽是写张鲁一个个体,却是重庆人的一些精神特质的缩影……为我的小说写书评《当陈然遇见胡雁冰》,则体现出一个前辈对后学的扶持和鼓励。

综合本书全部文章和以前的阅读,我体会大立先生的写作风格是:文无定式,自由表达,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情感真挚,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恰到好处,没有引经据典,特别着力;也没有一个模式,同种表达;更没有胡编生造,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自称“许霞客”的许大立,在描写所到之处看到的那些地理风物、人文景观时,并不像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那样细致入微。他更看重的是游历过程的愉悦、新奇。正如作者在《青藏高原:我的梦想之旅》所说:“其实鄙人算不上真正的旅游者,也无心去深究景物的内涵与沿革,我是在玩,玩一种心境,玩一种人在景致中的感觉,玩一种自由自在,所以你若想在我的文字中寻找到这一类太过具体的景物描写,那是会失望的!”

确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景点,一千个游客,也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视觉和一千种不同的发现。“许霞客”是机敏的,他没必要把所到之处悉数描写,而是点到为止,正好激起阅读者亲自去看看的兴趣。

乐天派的许大立先生被大家称为“杂家”,看看他的经历就知此言不虚。下过乡,当过知青,演过样板戏;点招进四川音乐学院学习过声乐,会唱美声,会弹钢琴;初中学俄语,高中学英语,去重庆师范学院外语系进修后教英语;当过记者、编辑,办过报纸,是名副其实的资深媒体人;写小说,编剧本,撰散文,出版了多本文集;喝酒神侃吃茶谈天,幽默风趣……百科杂糅,诸技在身,确实可称“杂家”。

正因为如此,大立先生的写作,不费力煽情,不着力堆砌,不循规蹈矩,不风格独树。看似信马由缰,实则适可而止。平稳叙述,平实道来,让人阅读轻松,偶尔掩卷窃笑。通过阅读本书,还能学习作者的处世哲学、人生感悟,比如“病房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和人生态度”,启迪在不经意中获得。

“行文适可而止,刚刚好!”这是很少阅读散文的拙荆、一个“圈外”人的评价。我觉得这个“外行”好像不完全是看热闹,故引用为本文标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政协)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