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长江在万州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3-12-03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61

 ◎ 郭建强

水,是生命的缘起。火,是生命的创造。水与火在泥土间舞蹈,孕生了形姿各异、用途有别的陶器;作用于粮食,蒸馏出通灵天地的琼浆玉液;流转旷野追逐节气,勾勒出稼穑的平仄和韵律;在战争与和平的交响中,构建起城池和贸易。在粼粼波动的生命册页,水与火点亮金石铭文、大篆小篆、行草隶楷。

眼前的长江深深地嵌在天地之间,是一匹清白的玉练,沉静地微漾于眼瞳。走下宽长的石阶,江水有着酒的醇厚和火的热烈,漫溢山峡,阔远如海。大水一路东去,却又将来自时间的、历史的、地理的气息,通过直抵肺腑的声音、色泽和味道,留赐于感受者、回溯者和思悟者。

进入重庆之前,这条由青藏高原发育,上游楚玛尔河、通天河、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劈山开路,然后汇聚涪江、嘉陵江等等巨流的大江,吸纳着惊天的能量,在地球表面留下无以替代的切割和刻凿的艺术图案和线条,留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丰富空间,留下人类生活创造发展的种种条件,直奔大海而去,直奔日月而去,直奔未来而去。

万州的长江澄凝如镜,是上古的玉镜,微雨溅起,恰似珠串藤纹。带着记忆的长江来了,带着繁衍的长江阔了,带着经历的长江深了。长江带着我们可以看见和看不见的事物,沉思着远去。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有名言:鱼永远看不见水。人有时候像鱼,得水的恩泽却视若无睹、视而不见。万州的长江,从水到岸,从岸到城,无不以自然的、人文的、情感的层面提醒我们:这里是观水识水,知历史懂生活,感悟和感恩生命的上佳所在。

在这里,这条巨川的海拔高度较源发之处猛然下降了90%,而水位不断上升,在创造“长江浩浩蛟龙渊,浪花正白蹴半天”的盛景之时,也在启发、教育和塑造人类的智慧、品性和灵魂。

长江的故事,长江和人的故事,无以尽说。万州长江的故事,更是夺人心魄。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川江航道图集《峡江图考》在大厅排展开来,隐约挟风带雷、水波翻涌。图上的山水、峡渡、村镇,那些地名,题辞和题诗,那些精准的运笔和线条,莫不充溢川渝人民和长江交织久远而浓厚的情感。英国学者菲利普鲍尔在《水,中国文化的地理密码》一书中写道:“水为维护和阐明政治合法提供了一种在中国得到普遍理解的语言。自古以来,一直以水利工程的形式进行表达,而这些工程规模之大,是地球上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和黄河并列,目为中华文明塑造者的长江,对于中国人的思维、行为、表达,对于中国文化、政治、经济,对于中华民族的生活、艺术和追求,生发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和长江一样,人类的创造力也在集聚、汇合,呈现出应有的勇气和智慧。这种能量,在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库建设中得以迸发。这场惟在中国、惟在当代中国,才可能实现的人与水的巨大的博弈,在万州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里,那些关于拆迁、搬离、建设的文件和资料,无不附着经过深思熟虑的运算和决心;那些出自个体的信件、日记,尤其是照片,是万州在历史重要的时段人类情感表达的真切的留声,是关于人心和记忆的真实的留影。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里,你能感到万州长江特别的涛浪,特别的奔涌……你不能不承认,万州人的经历就是中国人的经历,万州人的泪与笑就是中国人典型的情感表达,万州人的舍弃和建设就是中国人坚韧不拔走向高远的表现。室内安静,距离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不远、水深达164米的长江安静,水底被淹没的村镇城区安静……载沉载浮,纵深纵远,仁山乐水……万州的长江是窗口,是希望,是用智慧、勇气和人心浇筑的纪念碑……

在有限的时间观察、感受、认识万州,街市货丰物足,买卖两家心平气和,是百姓的好去处。钟楼附近,商业繁盛,古码头的积淀换成了现代气质。行走山村,橙橘挂枝,梓楠翠碧,一派“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安闲。生于这片土地上的三国名将甘宁,谈笑自若带着长江的深沉和自信;诗人何其芳虽然“平生不解酒甘醇”,却因为诗笔饱蘸江涛烟云,而生发着“但觉葡萄亦醉人”灵通,以及“埋我繁葩柔蔓下”的坦然和优雅。

忽然明白,长江毕竟是生动的,云水间的万州毕竟是生动的。生动才是生命的本质。万州地理重要、文脉深远,所以万州人可文可武,可张可驰,性格之中流淌着长江的深远。人和江,在万州格外生动。

  (作者系青海法治报社总编辑)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长江在万州
2023-12-03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61

 ◎ 郭建强

水,是生命的缘起。火,是生命的创造。水与火在泥土间舞蹈,孕生了形姿各异、用途有别的陶器;作用于粮食,蒸馏出通灵天地的琼浆玉液;流转旷野追逐节气,勾勒出稼穑的平仄和韵律;在战争与和平的交响中,构建起城池和贸易。在粼粼波动的生命册页,水与火点亮金石铭文、大篆小篆、行草隶楷。

眼前的长江深深地嵌在天地之间,是一匹清白的玉练,沉静地微漾于眼瞳。走下宽长的石阶,江水有着酒的醇厚和火的热烈,漫溢山峡,阔远如海。大水一路东去,却又将来自时间的、历史的、地理的气息,通过直抵肺腑的声音、色泽和味道,留赐于感受者、回溯者和思悟者。

进入重庆之前,这条由青藏高原发育,上游楚玛尔河、通天河、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劈山开路,然后汇聚涪江、嘉陵江等等巨流的大江,吸纳着惊天的能量,在地球表面留下无以替代的切割和刻凿的艺术图案和线条,留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丰富空间,留下人类生活创造发展的种种条件,直奔大海而去,直奔日月而去,直奔未来而去。

万州的长江澄凝如镜,是上古的玉镜,微雨溅起,恰似珠串藤纹。带着记忆的长江来了,带着繁衍的长江阔了,带着经历的长江深了。长江带着我们可以看见和看不见的事物,沉思着远去。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有名言:鱼永远看不见水。人有时候像鱼,得水的恩泽却视若无睹、视而不见。万州的长江,从水到岸,从岸到城,无不以自然的、人文的、情感的层面提醒我们:这里是观水识水,知历史懂生活,感悟和感恩生命的上佳所在。

在这里,这条巨川的海拔高度较源发之处猛然下降了90%,而水位不断上升,在创造“长江浩浩蛟龙渊,浪花正白蹴半天”的盛景之时,也在启发、教育和塑造人类的智慧、品性和灵魂。

长江的故事,长江和人的故事,无以尽说。万州长江的故事,更是夺人心魄。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川江航道图集《峡江图考》在大厅排展开来,隐约挟风带雷、水波翻涌。图上的山水、峡渡、村镇,那些地名,题辞和题诗,那些精准的运笔和线条,莫不充溢川渝人民和长江交织久远而浓厚的情感。英国学者菲利普鲍尔在《水,中国文化的地理密码》一书中写道:“水为维护和阐明政治合法提供了一种在中国得到普遍理解的语言。自古以来,一直以水利工程的形式进行表达,而这些工程规模之大,是地球上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和黄河并列,目为中华文明塑造者的长江,对于中国人的思维、行为、表达,对于中国文化、政治、经济,对于中华民族的生活、艺术和追求,生发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和长江一样,人类的创造力也在集聚、汇合,呈现出应有的勇气和智慧。这种能量,在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库建设中得以迸发。这场惟在中国、惟在当代中国,才可能实现的人与水的巨大的博弈,在万州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里,那些关于拆迁、搬离、建设的文件和资料,无不附着经过深思熟虑的运算和决心;那些出自个体的信件、日记,尤其是照片,是万州在历史重要的时段人类情感表达的真切的留声,是关于人心和记忆的真实的留影。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里,你能感到万州长江特别的涛浪,特别的奔涌……你不能不承认,万州人的经历就是中国人的经历,万州人的泪与笑就是中国人典型的情感表达,万州人的舍弃和建设就是中国人坚韧不拔走向高远的表现。室内安静,距离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不远、水深达164米的长江安静,水底被淹没的村镇城区安静……载沉载浮,纵深纵远,仁山乐水……万州的长江是窗口,是希望,是用智慧、勇气和人心浇筑的纪念碑……

在有限的时间观察、感受、认识万州,街市货丰物足,买卖两家心平气和,是百姓的好去处。钟楼附近,商业繁盛,古码头的积淀换成了现代气质。行走山村,橙橘挂枝,梓楠翠碧,一派“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安闲。生于这片土地上的三国名将甘宁,谈笑自若带着长江的深沉和自信;诗人何其芳虽然“平生不解酒甘醇”,却因为诗笔饱蘸江涛烟云,而生发着“但觉葡萄亦醉人”灵通,以及“埋我繁葩柔蔓下”的坦然和优雅。

忽然明白,长江毕竟是生动的,云水间的万州毕竟是生动的。生动才是生命的本质。万州地理重要、文脉深远,所以万州人可文可武,可张可驰,性格之中流淌着长江的深远。人和江,在万州格外生动。

  (作者系青海法治报社总编辑)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