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小寒初渡梅花岭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2-12-25 | 编辑:唐怡 | 阅读:3386

  ◎ 鲍安顺

  苏轼与梅岭有缘,他在诗中多次提及,可谓情深意长。梅岭古道,是唐朝张九龄奉旨开凿的,打通了广东对外的道路,称古代京广线。梅岭古誉梅花故乡,古道两旁梅海如潮,有红梅、白梅、绿梅、腊梅花。苏轼两次路过梅岭,第一次在绍圣元年南贬路上,第二次在元符三年北归途中。当年他58岁,南谪惠州,从梅岭古道进入广东。到了他幸免大赦北归时,已经64岁了,也正是在北归途中,他在江苏常州辞世,享年65岁。

  苏轼由儋州渡海北归时,曾与岭南雅士吴子野等友人,同游清远峡广庆寺,并作北归题记,后碑失于灾变。那是小寒时节,苏轼在《清远舟中寄耘老》里诗云:“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让人读后,触景生情,想象梅岭的梅花,在小寒的冷风中,盛开于万壑千岩之间,让行舟里的苏轼,看得心思缜密,情怀分明。当时,他生活清贫,内心却不受羁绊,在自嘲中于心不甘,惬意洒脱。如今梅岭古道旁,有棵参天大树,下立一碑,上书“东坡树”。有人说,此树为苏轼亲手所植,而我以为,当地人崇敬苏轼的盛名,以此纪念诗神,彰显梅岭的古风遗韵。

  是呀,苏轼在小寒节气,再踏上梅岭古道时,情怀沧桑,恍然隔世。那梅岭梅花,是他一生中的精神依托。他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驿站道上看到冬天的细雨梅花,曾写下“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几乎他每次被贬谪时,都特意去看梅花,欣赏梅花的风雪苦寒,视为知己。可以想象,他在64岁的回京路上,已经看淡了仕途风波,其中有麻木,也有疲惫,更多的还是他的心智超越,洞悉了世事人生。在梅岭古道上,梅花仍旧是他心灵的寄托。他写给朋友的诗里,不再有壮志激情,却有小寒时节的梅岭风光,千峰万壑,仿佛开出了他一生的寻梦情境,梦萦香气,梅姿百态,气象清明。是呀,他长达二十年的贬谪生涯,不断地被流放,几乎在一两年就要换一个地方,那辗转的颠沛,精神的折磨,生活的贫困,还有他最后一次回归时,已经失去了最小的儿子,还有爱妾知音王朝云,包括自己的身心健康。可是苏轼,虽然年高却心化苍凉,情怀淡然,写下了梅岭风光,留下了梅花诗心,文字的烟云记忆。

  苏轼一生多次写到梅岭,在《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其一》中诗云:“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可见他身体疲惫,百感交集,回望曾在朝廷做过高官,德高望重,如今却白发苍苍,站在梅岭的最高处,想象来路和去路,心生苍茫,那是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力不从心,写下了寄友的惆怅诗语。苏轼在《赠岭上梅》里诗云:“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那梅岭,满山梅花,让他想到青梅煮酒畅饮的痛快,黄梅成熟时的细雨美景,多重的心灵意蕴,犹如他梅染霜雪的一生,风雨颠沛,辛酸多艰,在煎熬中老熟,变得淳美超逸,襟怀洒脱。

  苏轼在《北归度岭寄子由其二》中诗云:“青松盈尺间香梅,尽是先生去后栽。应笑来时无一物,手携拄杖却空回。”苏轼一生,只有在写给弟弟苏辙的诗信里,谈到了自己一无所有,可以想象他路过梅岭,看到青松梅花时,真是一无所有,就是手中多了一根拐杖。他在《北归度岭寄子由其一》中诗云:“从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苏轼此次回京,他感觉平生最大好处,就是将多年罪官流放的帽子去掉了,只剩下他内心的精神荣光。他看着梅岭的梅花谢落,感觉自己老了,走不动了,眼看着春天就要来临,与亲人团聚,可是却耗尽了生命,如梅花凋谢。苏轼的岭南梅花诗,真实记录了他晚年的心态人生,他生如梅花,死如梅花,有绽放的梅花诗心,诗情烟雨,生命的文化风光。

  苏轼在《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中诗云:“争抱寒柯看玉蕤。”他还在《少年游·咏红梅》中写道:“尚馀孤瘦雪霜姿。”那写的是寒柯梅枝,雪霜中的花姿梅影,与他写的小寒梅岭,相映成趣,精彩纷呈。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小寒初渡梅花岭
2022-12-25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唐怡 阅读量: 3386

  ◎ 鲍安顺

  苏轼与梅岭有缘,他在诗中多次提及,可谓情深意长。梅岭古道,是唐朝张九龄奉旨开凿的,打通了广东对外的道路,称古代京广线。梅岭古誉梅花故乡,古道两旁梅海如潮,有红梅、白梅、绿梅、腊梅花。苏轼两次路过梅岭,第一次在绍圣元年南贬路上,第二次在元符三年北归途中。当年他58岁,南谪惠州,从梅岭古道进入广东。到了他幸免大赦北归时,已经64岁了,也正是在北归途中,他在江苏常州辞世,享年65岁。

  苏轼由儋州渡海北归时,曾与岭南雅士吴子野等友人,同游清远峡广庆寺,并作北归题记,后碑失于灾变。那是小寒时节,苏轼在《清远舟中寄耘老》里诗云:“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让人读后,触景生情,想象梅岭的梅花,在小寒的冷风中,盛开于万壑千岩之间,让行舟里的苏轼,看得心思缜密,情怀分明。当时,他生活清贫,内心却不受羁绊,在自嘲中于心不甘,惬意洒脱。如今梅岭古道旁,有棵参天大树,下立一碑,上书“东坡树”。有人说,此树为苏轼亲手所植,而我以为,当地人崇敬苏轼的盛名,以此纪念诗神,彰显梅岭的古风遗韵。

  是呀,苏轼在小寒节气,再踏上梅岭古道时,情怀沧桑,恍然隔世。那梅岭梅花,是他一生中的精神依托。他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驿站道上看到冬天的细雨梅花,曾写下“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几乎他每次被贬谪时,都特意去看梅花,欣赏梅花的风雪苦寒,视为知己。可以想象,他在64岁的回京路上,已经看淡了仕途风波,其中有麻木,也有疲惫,更多的还是他的心智超越,洞悉了世事人生。在梅岭古道上,梅花仍旧是他心灵的寄托。他写给朋友的诗里,不再有壮志激情,却有小寒时节的梅岭风光,千峰万壑,仿佛开出了他一生的寻梦情境,梦萦香气,梅姿百态,气象清明。是呀,他长达二十年的贬谪生涯,不断地被流放,几乎在一两年就要换一个地方,那辗转的颠沛,精神的折磨,生活的贫困,还有他最后一次回归时,已经失去了最小的儿子,还有爱妾知音王朝云,包括自己的身心健康。可是苏轼,虽然年高却心化苍凉,情怀淡然,写下了梅岭风光,留下了梅花诗心,文字的烟云记忆。

  苏轼一生多次写到梅岭,在《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其一》中诗云:“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可见他身体疲惫,百感交集,回望曾在朝廷做过高官,德高望重,如今却白发苍苍,站在梅岭的最高处,想象来路和去路,心生苍茫,那是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力不从心,写下了寄友的惆怅诗语。苏轼在《赠岭上梅》里诗云:“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那梅岭,满山梅花,让他想到青梅煮酒畅饮的痛快,黄梅成熟时的细雨美景,多重的心灵意蕴,犹如他梅染霜雪的一生,风雨颠沛,辛酸多艰,在煎熬中老熟,变得淳美超逸,襟怀洒脱。

  苏轼在《北归度岭寄子由其二》中诗云:“青松盈尺间香梅,尽是先生去后栽。应笑来时无一物,手携拄杖却空回。”苏轼一生,只有在写给弟弟苏辙的诗信里,谈到了自己一无所有,可以想象他路过梅岭,看到青松梅花时,真是一无所有,就是手中多了一根拐杖。他在《北归度岭寄子由其一》中诗云:“从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苏轼此次回京,他感觉平生最大好处,就是将多年罪官流放的帽子去掉了,只剩下他内心的精神荣光。他看着梅岭的梅花谢落,感觉自己老了,走不动了,眼看着春天就要来临,与亲人团聚,可是却耗尽了生命,如梅花凋谢。苏轼的岭南梅花诗,真实记录了他晚年的心态人生,他生如梅花,死如梅花,有绽放的梅花诗心,诗情烟雨,生命的文化风光。

  苏轼在《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中诗云:“争抱寒柯看玉蕤。”他还在《少年游·咏红梅》中写道:“尚馀孤瘦雪霜姿。”那写的是寒柯梅枝,雪霜中的花姿梅影,与他写的小寒梅岭,相映成趣,精彩纷呈。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